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九单元 溶液 → 课题2 溶解度 →

9.2《溶解度》南京市中考课堂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一课一练
    • 教材版本:人教新课标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55.22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35
    • 更新时间:2010-12-02 23:44:31
    • 上传时间:2010-12-02 23:45:06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
      同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是不是可以无限溶解呢?一定量的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活动与探究: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 mL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钠。
    操作 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加入5 mL水,搅拌
    现象 全部溶解 有一部分不能溶解 又溶解一部分
    结论 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某种物质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做上面的实验。不过当有硝酸钾剩余时,不再加水,而是改为加热。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固体溶解 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固体剩余一部分 
    加热 剩余固体溶解 
    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固体溶解 
    冷却 有固体析出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说明:①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如上面的探究中,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溶液是饱和的。当加入水后,又继续溶解,说明又变为不饱和溶液。用硝酸钾进行实验时,加热时,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又继续溶解,说明温度升高,原来的饱和溶液又变为不饱和的了。
        ②指明“某一溶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不是饱和溶液。因此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观察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液的溶质,搅拌,观察该溶液还能否再继续溶解所加溶质;若不能再溶解,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说明:①此转化条件适合于大多数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②对于极少数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不适合。例如熟石灰,若通过改变温度把熟石灰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升高温度,而将其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则需要降低温度。
        状元笔记
        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质。如果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则需要根据该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的关系来确定。
        (4)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较少的是稀溶液。
        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示例】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解析:对于A,没有指明“一定温度”,该溶液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微溶于水的Ca(OH)2,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反之亦然,如一类溶解性很大的物质NaCl、KNO3等,其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D
        状元笔记
        溶液的浓、稀与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有关;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一定条件下溶液里溶解物质的限度有关,最大限度为饱和溶液。这是从不同角度描述溶液性质的两个概念。
        二、结晶的方法
        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通常有两种方法:
        (1)蒸发溶剂,如将氯化钠溶液蒸发水分,就可以析出氯化钠晶体。
        (2)改变饱和溶液温度,如将硝酸钾溶液降温,也可以析出硝酸钾晶体。
        利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其过程是: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风吹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风吹日晒就逐渐析出食盐来。
        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
        
        【示例】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
     
        (1)上图中①是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溶液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大
        C.结晶池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E.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解析:由于海水晒盐是靠蒸发水分,故①是蒸发池;海水进入贮水池,各成分基本不变,但在蒸发池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溶剂不断减少,但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只是浓度变大;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溶液中会析出氯化钠晶体,将晶体分离出去后剩下的溶液称为

     

  • 上一篇资料:9.1《溶液的形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
    下一篇资料:9.2《溶解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