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成语“金戈铁马”中的金属能溶于浓硝酸
B.用石灰水或MgS04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化学家创造的酸碱质子理论的要点是: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此观点,下列微粒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①H20 ②C032- ③Al3+ ④CH3COOH ⑤NH4+⑥H2N-CH2COOH
A.②③ B.①⑥ C.④⑥ D.⑤⑥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治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04+ 2C=Na2S + 2C=N2S+2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L0.25mol/LNa2S0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 1L0.1mol/LN=2S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0.1NA
C.生成1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8NA
D.通常状况下,11.2LC0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
4.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5.雌黄(As2S3)在我国古代常用作书写涂改修正胶。浓硝酸氧化雌黄可制得硫黄,并生成砷酸和一种红棕色气体,利用此反应原理设计为某原电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砷酸的分子式为H2AsO4
B.该反应中每析出4.8g硫黄,则转移0.5mol电子
C.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D.红棕色气体在该原电池的负极区生成并逸出
6.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0(g)+H20(g) = C02(g)+H2(g)△H<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显示:起始时的2个H20最终都参与了反应
B.过程I、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C.过程Ⅲ只生成了极性共价键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7.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分别为X、Y、Z、W、R、T。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 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 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R>T>Y>Z
B. 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