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反应原理 → 人教版 →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 第三节 电解池 →

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课件及说课稿--电解池(湖北襄樊四中)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17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41
    • 更新时间:2010-12-19 00:39:13
    • 上传时间:2010-12-19 00:40:58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电解池》说课稿
      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学    张红梅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是继原电池后电化学基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原电池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等知识密切相关,在中学化学基本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指导工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对比新课程标准和旧教学大纲:旧教学大纲对电解原理的要求为C级,能领会概念的原理,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体验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总反应式,重在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2. 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电解概念,辨别电解池与原电池;
    (2) 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 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设计电路图;动手实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
    (2) 应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 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的体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
    知识角度,高二学生在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中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同时物理学中电学知识也相当丰富,学习本节内容并不陌生,难度不大。
    认知角度,高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已充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中,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实验探究的热情高,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适时的组织和引导。
    三、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以 “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贯穿“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报告”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学生直流电源、灵敏电流计、烧杯、电解槽、导线、电极(石墨棒、锌片、铜片)、淀粉KI试纸;1mol/LCuCl2溶液。
    四、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是本节课主题,学生需要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大胆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真正实现从“做”中“学”。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
    介绍: 据报道某兴趣小组,用番茄、铁叉、铜钥匙、小灯泡,设计了如图中的装置,使灯泡亮了,同学们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吗?
    赞扬:充分肯定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寻找真相。 认真看图,小声议论
    回答:铁叉、铜钥匙是电极,番茄提供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产生电流。
    质疑:电流那么弱灯泡能发光吗?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回顾原电池的相关理论,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此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达到设计意图。
    (二) 设计电路,发现电解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用品:学生直流电源、灵敏电流计、烧杯、导线、电极(石墨棒、锌片、铜片)、淀粉KI试纸;1mol/LCuCl2溶液
    安排任务:结合实验用品,设计电路,能使电流表发生偏转。
    要求:一种不接入电源,一种接入电源。 思考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填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设计电路图,引出电解池装置。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综合应用能力。
    展示:研究性活动学习报告,请学生说明设计思想。 说明设计思想。明确电路产生电流的原因。 增强语言表述能力,提高化学素养。
    教学反思:此环节由原来的宽泛要求“根据物理和化学知识设计电路并连接”变为具体的“根据实验用品设计不接入电源的电路和接入电源的电路”,明确学生任务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引出电解池装置,为探究能量转化方式奠定基础。
    (三)实验探究,寻找真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第二种电路图,类比初中:水通电后分解的实验,组织实验探究CuCl2溶液通电后的实验现象。
    实验要求:用石墨棒做电极,给CuCl2溶液通6V直流电,观察在两个石墨棒上的现象。记录在报告上。
    说明:装置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阴极”。
    巡视全场,适时指导。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用电安全,连接电路时不要短路。
    2.实验结束后,请尽快断开电路,记录现象。
    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现象,填写报告。
    实验小组代表报告实验现象。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CuCl2溶液导电过程的现象,使学生体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感受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上一篇资料: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课件及说课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黑龙江哈尔滨九中)
    下一篇资料: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课件及教学设计--原电池(北京第十二中)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