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反应原理 → 人教版 → 模块复习与检测 →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化学试题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单元测试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95.68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
    • 更新时间:2013-06-19 21:33:32
    • 上传时间:2013-06-19 21:33:54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10-6m)的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灰霾天气形成与部分颗粒物在大气中形成了胶体物质有关
    C.空气中的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从而进入人体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B.NaHSO4熔 融时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C.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D.淀粉和纤维素的实验式都为 CH2O
    4.某化学反应其ΔH =-125 kJ/mol,∆S = +8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 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NH4+、I-、NO3-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SO42-
    C.由水电离出来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CO32-、Cl-、NO3-
    D.常温下, =0.1 mol•L-1的溶液:Na+、K+、CO32-、NO3-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3NA
    B.电解精炼铜时,阴极质量增加3.2g时,转移电子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CH2Cl2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将0.1mol Fe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为0.3NA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3Mg(OH)2+2Fe3+=2Fe(OH)3 +3Mg2+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
    C.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稀硝酸变蓝:2I--+4H++NO3-=I2+NO↑+2H2O
    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ClO--+SO2+H2O=2HClO+SO32-
    8.某同学用铝片和浓度为2 mol/L的稀硫酸10 mL反应来演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请分析下列措施对反应产生H2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改用98%的浓硫酸      B.改用铝粉
       C.改加入2 mol/L的稀硫酸100 mL   D.加热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硝酸溶液清除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用苯、溴水和铁粉制溴苯
       C.用溴水鉴别植物油和裂化汽油              D.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
    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     B.  
    2-丁醇                              β-氨基丁酸
      C.        D. 
    1,2-二溴乙烯                                丙烯酸苯甲酯
     
    12.工程塑料PBT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PB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上一篇资料: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下一篇资料: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糖类和蛋白质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