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说课(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10.8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29
    • 更新时间:2015-09-26 13:24:47
    • 上传时间:2015-09-26 13:25:08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中探究蜡烛的燃烧及第二单元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性质实验中,同学们对常见物质的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有氧气参与、伴随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重在探究燃烧条件和认识灭火原理,并将理论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2.教材主要内容: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教学对象分析】
    燃烧与灭火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化学原理来为自身服务,历史悠久。燃烧与灭火也是当今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化学现象。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因为家庭人口结构和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对这些化学现象的本质认识比较缺乏。
    在思维方面,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认识的直接支持。初三的学生正是处在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关键年龄,所以本次课力求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将在思维的引领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1.突破教材先教师演示认识燃烧条件,再学灭火原理的顺序局限,改为先探究灭火方法,再探究燃烧条件,最后回扣灭火方法归纳出灭火原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熄灭蜡烛)了解化学,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从熄灭蜡烛的经验中有依据的猜想燃烧条件,再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3.创造条件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探究灭火的方法、燃烧的条件等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以体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不同的熄灭蜡烛的方法,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能猜想出燃烧可能需要的条件;
    2.通过大胆的猜想和科学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通过学生参与活动锻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交流的能力,结合练习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灭火的原理总结及应用
    【教学难点】 学生对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的理解;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问题,及对现象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用品】
    ①教师用品:白磷、红磷、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带橡皮塞的大试管、盛有热水的500mL的烧杯、酒精灯,火柴,70%的酒精、坩埚钳、铜片、小纱布一块、镊子、刀片、滤纸、分液漏斗的固液不加热装置一套等。
    ②学生用品:蜡烛三支,火柴,大烧杯2个,小烧杯2个(其中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有细沙),剪刀,稀盐酸,碳酸钠粉末,镊子,坩埚钳等;
    火柴,镊子,小石子,水,棉花,蜡烛两支,大烧杯一个,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乒乓球片(着火点约180℃),滤纸片(着火点约245℃)等。
    ③电脑、投影仪、PPT无线遥控播放器等。
    【教学过程】
    引入:小魔术及视频
    燃烧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大
  • 上一篇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说课(湖北应城市实验初中)
    下一篇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说课稿(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