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 课题3 元素 →

课题2《元素》公开课课件和教案(人教新课标化学九年级)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821.2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55
    • 更新时间:2011-10-25 21:58:14
    • 上传时间:2011-10-25 21:59:39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其中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形成,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教学的主线一直贯穿在教材中。本节课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把微观和宏观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概念的重要衔接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在第三单元中已经初步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了解了原子的概念,但是要从定义出发,理解元素,并利用元素的定义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概念仍然是一个难点。而且学生对元素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概念还没有完成,本节课通过对地壳等物质中元素的含量的学习可使他们更加感知元素的存在,理解消化元素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过程方法: 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改变。
    情感态度: 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教学策略: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分组讨论,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仅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元素    第二课时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 无数优美的乐章是由1234567组成的;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是由26个英语字母组成的,那么大千世界中的物质,比如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些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在第三章我们学过水是由什么组成?那么什么是元素,元素又如何分类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
    一、认识元素,理解涵义
    【投影展示】    

     质子数6,中子数7
    碳原子  质子数6,中子数6
     质子数6,中子数8

       质子数8,中子数8
    质子数8,中子数9;
    质子数8,中子数10
     提出问题它们有何共同点?
    【投影展示】这些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这些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
    提问:根据以上内容,你们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分析元素的定义:
    1.找到元素定义的主干
    2.明确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
    反馈提问:结合定义,如何区分氧元素与碳元素?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
    投影展示:
      质子数6,中子数7
    碳原子  质子数6,中子数6
     质子数6,中子数8

       质子数8,中子数8
    质子数8,中子数9;
    质子数8,中子数10
    3.分析定义,推出元素的特点
    4.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反馈练习:见课件
    过渡: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积木,用几块积木就可以组成很多形状的玩具,同样我们周围成千上万种的物质也只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可见很少的元素就可以组成很多物质,比如最常见的碳氢氧三种可组成多少物质?
    二.元素的存在和分类
    1、元素的分类
    提出问题: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知道110多种元素,但是中国的汉字非常的形象化,从这些汉字中我们可以将元素分类,那么元素是如何分类的呢?请打开化学书的最后一页,观察元素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小结:元素的分类,并举例。
     2.元素的存在
    提出问题:元素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
    【展示图片】元素在地壳中,生物体中,空气中的含量
    【归纳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养闺女贴心,
    生物体中:氧探亲
    【展示图片】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标签证明元素的存在。

    提出问题:我们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元素,那么它和物质和分子及原子间有什么关系呢?
    3.元素、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投影:四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氧气为例,说明四者间的联系

    我们学习了元素的定义,分类和在一些物质中的含量,那么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又如何呢?大家一起完成73页讨论题。
    播放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
    小结:在化学变化中变化的粒子和不变的有哪些
    拓展与延伸:蜡烛燃烧会生成什么?可推得蜡烛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
    见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是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课后习题第一题 
    回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完成习题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或者是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生动、形象的归纳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既复习了旧的知识,又可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微观与宏观的区别。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利用微观图像,使微观转化为
    宏观,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练习检验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 上一篇资料: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件+学案+教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7年中考(人教新课标化学九年级)
    下一篇资料:镇江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