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沪教版(全国版) →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

镇江市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空气》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人教新课标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929.5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810
    • 更新时间:2011-10-27 19:47:24
    • 上传时间:2011-10-27 19:48:15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这节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空气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同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空气,可了解不全面,不会从化学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更很少会带着问题看空气。因此,基于以上原因,决定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以问题的形式放在课前进行。在课上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为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打下基础。
    问题: 
     1、 在你的印象中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2、 你有办法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吗
     3、 查阅资料说明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4、 你有办法捕捉到空气吗?
     5、 科学家是如何证明空气的成分的?
     6、 课本上介绍的证明空气成分的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7、在实验中存在偶然性,若最后发现实验的结果不准确,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8、 这个实验中若用木炭、镁条、铁丝、硫磺等常用的物质代替红磷,可不可以呢?
    9、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组成。
    能用实验的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
    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能力目标:
    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知道气体体积的测定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情感目标:
            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利用实验共同探究的方法。
    所需设备: 多媒体投影(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设置预习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解决。
    引入:你能将带纸的烧杯完全浸没在水中而纸不湿吗?
    提问:水为什么不能浸湿烧杯里的纸? 实验并思考
    回答:因为烧杯里有空气。 
    让学生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初步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引入新课。
    组织讨论:你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
    提问:在这些气体中哪种气体与我们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如何证明它的存在? 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交流。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做铺垫。
    演示:用胶头滴管吸水
    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
    1、 怎样才能吸入更多的水?
    2、 吸入水的体积与挤压出的空气有什么关系? 讨论,集体交流。归纳小结,形成共识,得到启示。 由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组讨论,选择实验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相互交流。
     定性的认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探究乐趣的同时,发现新的探究问题。
    1、提出问题,选择什么物质才能比较准确的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引发进一步探究。
    2、介绍可燃物──红磷(展示红磷样品)。
    3、介绍实验装置。
    4、要求观察实验现象。 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

     

  • 上一篇资料:镇江市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7.1《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1
    下一篇资料:酸碱中和滴定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