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复习 → 高考信息 →

安徽省2014年与2013年安徽省化学考试说明变动部分对照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专题训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27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34
    • 更新时间:2014-03-10 16:44:58
    • 上传时间:2014-03-10 16:46:06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安徽省2014年与2013年
    高考《考试说明》理综化学题型示例变动部分对照
    例2.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已知该分子
           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2011年安徽理综卷)
    【答案】C
    【解析】N(NO2)3是一种共价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分子中4个氮原子在空间呈四面体型,N、O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15.2 g N(NO2)3中含1 mol原子。
    例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
         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2009年安徽理综卷)
    答案:D
    说明:从C60到碳纳米管,碳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奇迹。本题选取碳家族另一种性质独特的新材料——石墨烯(碳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获取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 单层片状结构”等信息,认识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迁移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同位素、物质的量、有机物、共价键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7. 室温下,将1.000 mol/L盐酸滴入20.00 mL1.000 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
         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
       B.b点:c(NH4+)+c(NH3•H2O)==c(Cl—)
       C.c点: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2011年安徽卷)
     
       【答案】C
     【解析】c点时,溶液温度约为25℃,且溶液pH==7。由溶液的电荷守恒式可判断C选项正确。
    例7. 常温下,用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0mol/LCH3CO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2010年江苏卷)
    答案:D
    说明:本题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和守恒关系。能力层面上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对滴定曲线的观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来解决动态变化的化学问题。
    例10. 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其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 + PbO2(s) + 2H2SO4(aq) =2PbSO4(s) + 2H2O(l)
    电解池:2Al+3H2O 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电池               电解池
    A H+移向Pb电极 H+移向Pb电极
    B 每消耗3molPb 生成2molAl2O3
    C 正极:PbO2+4H++2e=Pb2++2H2O 阳极:2Al+3H2O-6e=Al2O3+6H+

     

    (2013年天津理综卷)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知识。A选项H+离子在原电池中移向PbO2电极,错误。B选项每消耗3molPb,根据电子守恒生成lmolAl2O3,错误。C选项在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是生成PbSO4,错误。D选项在原电池中Pb电极的质量由于生成PbSO4,质量增加,在电解池中,Pb阴极,质量不变,正确。
    例10.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 2H2O + 4e- == 4OH-
    C. 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
    D. 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2010年安徽理综卷)
    答案:D
    说明:本题以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为情境,考查考生正确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写出电级方程式及进行相关计算,内、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或离子的迁移方向,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和计算等知识。试题的固体酸燃料电池情境和教材上呈现的碱性电解质燃料电池有一定的区别,虽然正负极的反应物都是氧气和氢气,但是由于电解质不同,导致内电路的电荷传递方式和电极的反应式不同。正确解答此题需要对燃料电池的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考查考生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对考生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例12.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2013年安徽卷)
    【答案】B
    【解析】该装置分别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以及采用防倒吸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A、氨气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错误;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NO2,错误;D、制取氯气需要加热,错误。
    例12.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上一篇资料: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化学教学研讨会课件--化学实验
    下一篇资料:2014年中考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题及答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