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沪教版(全国版) →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初中化学赛课现场说课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中)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0.2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5
    • 更新时间:2016-11-07 20:36:45
    • 上传时间:2016-11-07 20:37:4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来自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中,我叫王汉卿。很高兴来到这里与全国的各位同行进行说课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学情分析
    在学习和探究了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之后,学生了解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及制取和用途,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不同物质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为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在《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将带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走入奇妙无比的微观世界,帮助学生用微观粒子的观念去解释宏观现象,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前两章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灵活、方便使用化学用语,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做好准备,为后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燃料、金属以及酸、碱、盐知识奠定基础。
    而本节课是第三章的第一节课,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认识微粒的特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为本节课设定了如 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新课标中的要求,需要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在对学生已有认知和技能水平进行分析后, 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并确立本节课的设计重 点是过程与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落实知识与技能, 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
    (1)能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很小,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2)能利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3)知道影响微粒性质的一些重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初步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探究微粒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始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基本化学观。
    三、教学过程分析
    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引入课题
    课前播放一段微视频,微视频的主要内容是科幻电影中的关于超能力的展示,这样一方面可以放松学生的学习心情,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隐形术上来,我对学生说,我一直想要拥有隐形术这种超能力,而且,终于被我寻找到一位会施展隐形术的高手。这时,学生的兴奋点已经被调动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领学生完成第一个实验——蔗糖的隐形。
    2.认识蔗糖的“隐形”
    学生们将少量蔗糖倒入纸杯中,加入少量水,静置,观察现象,蔗糖颗粒会慢慢由大变小,最终隐形。由于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所以我利用微视频加快了实验现象的呈现。
    接着提出问题,蔗糖消失了,是不是指蔗糖不存在了?既然存在,为什么看不到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蔗糖颗粒只是变得很小很小,于是肉眼就看不到了,进而意识到,任何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3.认识微粒的“小 ”
     
     

  • 上一篇资料: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初中化学赛课现场说课教学设计--分子和原子(河南省安阳八中)
    下一篇资料: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初中化学赛课现场说课教学设计--金属的性质(福建省福州杨桥中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